8月22日,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那达慕大会在伊和乌素希日摩仁隆重举行。为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杭锦旗人民检察院紧紧抓住这一群众聚集、氛围热烈的有利时机,组织检察人员组成普法宣传队,将法治的“芬芳”带到了热闹非凡的那达慕会场,为这场传统民族文化体育盛会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检察蓝”色彩。
检察人员精心准备,围绕农牧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以及普遍关心的热点,量身定制了普法“菜单”。宣传内容紧密结合草原地区实际,突出“民族团结”与“法治守护”两大主题:
聚焦民族团结: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讲解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守护祖国北疆的安宁与繁荣。
守护民生权益: 针对草场承包、征地补偿、婚姻家庭、劳动合同等常见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和解答,发放蒙汉双语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读本、公益诉讼宣传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指南等实用资料,让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触手可及。
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呼吁大家共同守护好脚下的草原、身边的绿水青山,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勇于监督举报。
打破传统“摆摊设点”的单一模式,检察人员主动融入盛会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互动式普法:
“移动”普法站:检察人员穿梭于观众席、赛马场、商贸区之间,主动与观看比赛的群众、摆摊的商户、参赛的选手交流,在闲聊中普及法律知识,实现普法宣传“零距离”。
“双语”解疑惑:安排精通蒙古语的检察人员提供“双语”法律服务,确保信息传递无障碍,法律咨询更贴心,消除了语言障碍,让法治精神精准直达少数民族群众心间。
“线上”延触角:鼓励群众关注检察院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更多法律资讯和普法动态,实现线下活动与线上宣传的有效衔接和延伸。
此次活动,杭锦旗人民检察院共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40余人次,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提升了群众法治意识:有效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了部分法律困惑,使他们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明确了行为边界,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
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将法治宣传与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在欢快的节日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增进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凝聚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法治共识。
展现了检察良好形象:检察人员们热情周到、专业耐心的服务,拉近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法治的温暖和力量,展现了新时代检察机关司法为民、担当作为的良好风貌。
此次那达慕大会上的普法活动,是杭锦旗人民检察院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我院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让法治之花在广袤草原上绚丽绽放,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大局、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更坚实的检察力量。